• 建筑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想要做大做强,资质升级和资质增项都是离不开的选择。但是多数企业对办理资质升级和资质增项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楚,为了让大家了解更透彻,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供企业参考。1、限制不同资质升级就是在原有资质基础上,由于满足条件,去申请更高等级。但是,企业没有相应资质或是资质不分等级,就无法申请升级。譬如说,在**的资质标准中,特种工程资质没有等级之分。对于已获证书的企业来说,由于没有更高等级,也就无法办理资质升级了。资质增项是在企业获得资质后,为了承包更多工程,申请其它专业的资质。不过,在申请之前,还是需要满足一些限制的(如资质增项不超过5项)。如果说,企业已经拥有1个主项和5个增项资质,就无法继续申请了。2、材料不同到主管部门申请前,建筑企业都需要准备材料,以便审核能够通过。而在材料要求中,相比新办资质,升级中要有业绩材料和低一级的资质证书。而办理增项的话,则得准备主项资质证书,然后视情况准备业绩材料(如增项**等级就不需要准备)。3、费用不同资质升级的话,需要满足新的条件,招聘人员、完成注资等都需要大笔资金。而进行增项时,只要是符合要求,人员、资产等是可以共用的,能够节省大笔开支。4、效果不同在划分等级的资质中,建筑企业的承包范围,随着等级而变化。而通过升级,拿到更高等级的资质证书,就能获得更高的承包范围。但是增项的话,企业在原有承包范围基础上,能够获得其它专业的项目承包资格。例如,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要想拿到市政项目,就得去办理市政资质增项。在看完了升级与增项的区别后,企业应该了解到,二者的功能是不同的。如果建筑企业想要发展,既离不开资质升级,也离不开增项。一定要做好建筑企业自身的定位,再考虑升级与增项的先后顺序。
    日期:
    2017-07-31
  • 社会信用体系下的建筑行业  建筑资质依然重要
    社会信用体系下的建筑行业 建筑资质依然重要
    自2014年7月,《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淡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探索从主要依靠资质管理等行政手段实施市场准入,逐步转变为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工程担保、保险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市场优胜劣汰。  在新的标准里,对业绩的严格要求和审查,就是对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这种机制会建立一种新的市场规则,使社会资本得以形成,直接地保证一国的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扩大一国的市场规模。建筑企业的信用缺失,给市场带来动荡不安  1、恶意负债、风险转嫁现象严重  从*上游的投资方恶意负债,拖欠工程款或要求施工单位代、垫资,到施工单位拖欠分包单位、拖欠材料商,**到拖欠民工工资,风险层层转嫁。一旦其中一方出现资金链断裂或信用缺失、欠债不还的情况,往往导致整个产业链条的危机。  2、工程质量、安全情况不容乐观  我国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低,由此导致建筑企业过多,行业竞争激烈,利润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建筑企业为谋取高额利润,往往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手段降低成本,从而导致建筑产品质量低劣和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  3、市场竞争中非法手段泛滥  一个仅四、五百万造价的工程项目,都会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建筑承包商参与报名。在删除少数诚信度不好、经济实力及施工能力不足的企业后,还是难以确定投标入围企业。市场争夺白热化,造成了建筑行业内非法分包、转包、挂靠、虚假招投标、围标串标等大量不规范行为盛行,在社会上某些人的眼中,建筑业俨然已经成为社会腐败现象滋生的温床。  若因违规行为进入黑名单,后果很严重  如今,从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以后,企业如果出现违规行为,将会被公布,进行联合惩戒。对列入失信“黑名单”对外发布的企业和个人,将采取行政性、市场性、社会性的联合惩戒措施。如:从严审核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从严控制生产许可证发放;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将被限制相应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  违规严重的,将会督促有关企业和个人履行法定义务,对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严重失信主体依法采取限制出境和限制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以上宾馆及其他高消费行为等措施。  金融机构可以按照风险定价原则,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荐、承销、保险等服务。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公安部门已办理阻止欠税人出境边控信息971人次,实际阻止出境66人次;工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限制1923名当事人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及经理职务;金融机构限制2344户“黑名单”当事人融资授信;发展改革、商务部门限制1899家有关商品进口关税配额分配等。  因此,当建筑行业遇到社会信用体系,未来违规的行为必然会越来越少,在公平公正的监督条件下,资质对企业参与招投标的作用也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日期:
    2017-07-03
  • 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7月底前开通!证书荒即将出现
    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7月底前开通!证书荒即将出现
    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7月底前开通!证书荒即将出现近日,国务院办公下发《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7〕39号)。2017年7月底前,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将正式开通上线,实现政府部门间跨地区、跨层级的信用/招投标/社保等数据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应用。《通知》明确要求:2017年12月底前,实现信用体系、公共资源交易(包含工程建设招投标数据信息)、投资、价格、自然人(基础数据以及社保、民政、教育等业务数据)、法人(基础数据及业务数据)、能源(电力等)、空间地理、交通、旅游等重点领域数据基于全国政务信息共享网站的共享服务(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这些重点领域的数据信息共享,对行业的冲击和改变是不可想象的。【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号),要求:      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应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资审公告、开标记录、中标候选人公示等信息,都将在平台上公开、公示,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社保联网对证书的影响分析】今年年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一步明确,将在2017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社保一卡通。一卡通的信息将包括:个人参保信息、个人就业信息、职业资格证书信息,社保信息全国一旦联网,对目前挂证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一、人证分离的现象将消失只要是社会保险和证书注册单位不一致,都将被查出来,人证分离的现象将消失。例如:张三在A省A高校工作,社会保险交纳在A省A高校,因社保省级基本联网而全国暂无联网,张三的一级建造师证注册在B省B建设公司,B公司再给张三交纳一份社保,这样张三的证书就用在了B建设公司。全国社保一旦联网,则张三的社保只能A高校,或者在全国联网之前张三从A高校辞职。二、人证合一的现象或将继续存在这种现象隐蔽性大,被查处的难度也大。例如:李四是B建设公司的文员,通过努力取得了一级建造师证书,并注册在B建设公司,单位使用其证书参与项目投标和项目施工过程检查,但李四并没有真正管理项目。再例如:自由职业者王五,拥有一级建造师证书,因为自己不交纳社保,将社保与证书都用在C建设公司。社保联网不能直接解决这种现象,这类现象能否被终结,主要还是看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部检查手段与力度了。三、一证同时用于多项目将被终结这也目前常见的情况,在人证合一的情况,某建设单位证书有限,一本证书多个项目投标。这类现象与社保全国联网无直接关联,而伴随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库一平台」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的完善,一证同时用于多项目的情况将被杜绝。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文件要求,工程项目数据库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各类工程项目名称、类型、规模、造价等信息;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等单位及其注册建筑师、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注册人员信息;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现场管理人员信息;工程项目招投标、合同备案、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现场管理、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管信息。【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分析】若全国社保联网,将导致很多人员的证书「失效」,同时一证用于多项目的情况也将越来越难,短时间内将出现证书紧缺情况,也就是说2018年或将是证书紧缺的一年,证书使用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未雨绸缪,建筑企业提前做好准备,不要让证书成为企业发展的绊脚石。此外,企业/个人的信用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处失信,处处限制」将不再是一句空话,由多部委(门)构建的信用联合惩戒体系会发挥巨大的威力!
    日期:
    2017-06-27
  • 建筑业“营改增”后有哪些影响?
    建筑业“营改增”后有哪些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巨大的“营改增”已经实行一年多的时间,行业内对“营改增”的话题热度不减。“营改增”*根本的变革,就是以营业收入为税基纳税改为以营业收入中增值收入为税基纳税,这。  “营改增”出台对企业会有哪些好的影响?  一是避免重复征税。改革前,营业税按照提供服务收入一定百分比计算,对于企业所取得的在上一环节缴纳的营业税不予抵扣,同时,由于营业税属于价内税且税款包含在售价中,致使企业各个销售环节重复缴纳税款。可以促成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  二是简化税收征缴程序。改革前,纳税企业应按照销售货物与提供劳务对收入进行严格区分,并且分别向国、地税部门申报纳税,同时,各税务机关对于企业混合销售行为还需进行审核,一旦企业无法清晰划分各项收入金额,则按照税率较高者缴纳税款。“营改增”后,所有企业只按照全部收入缴纳增值税,无论是在财务核算、税务申报,还是税务机关审核、稽核过程,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政府行政资源浪费。  三是为初创企业积累投资资金。由于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可以固定资产投资缴纳的增值税抵扣销项税,无形中为处在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筹集了扩大再生产资金。  同时也会对企业带来不利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因:   1、发票管理风险加大2、会计核算复杂3、政策繁杂4、对招投标的影响5、对销售模式的影响6、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总体来说,“营改增”对施工企业好的影响占多数,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激发市场活力。
    日期:
    2017-06-19
  • 咨询电话
    文章推荐
    Copyright  ©2013-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二四六蓝月亮开奖  版权所有
    • 电话咨询
    • 021-32503383
    • 18621967888